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协会 > 科学家精神 > 正文
丝路驼铃,点燃蚕丝之光——向仲怀院士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09 16:58:32   作者:孔令湫、文凯丽   审核:李雪梅 编辑:张瑞淼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蚕桑丝绸学院院长、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我国蚕桑学科带头人,也是该学科唯一的院士。他领导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领导完成了家蚕、桑树、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计划,并创造性地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向,助力蚕桑产业转型,为我国蚕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出杰出贡献。

                                                 

蚕业科技中心历经三次转移回到发源地中国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相传,黄帝的正妃嫘祖是历史上第一个养蚕的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是《诗经》里对男主人公的刻画,《诗经》的创作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在那时,蚕丝做成的丝绸就已经在中国市场进行贸易。然而,蚕业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转移。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迅速崛起并成为引领世界蚕业的中心。(备选: 18世纪,随着欧洲产业革命和实验科学的兴起,以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成为引领世界蚕业的中心,其产茧量曾占世界总产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后,1868年日本采取了“二线”(丝线和航线)国策,把蚕丝业作为强国的主导产业,逐步成为20世纪初蚕业科学最先进的国家。而那时中国与日本等国的蚕业科技水平仍有差距新中国成立后,蚕丝作为国家换取外汇的重要物资,蚕桑产业获得快速发展。1970年中国蚕茧产量12.15万吨,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到1994年增加到67.4万吨,目前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蚕丝的产业中心经转移到欧洲、日本之后,终于回归到了发源地——中国。21世纪初中国蚕业科学研究步入世界领先水平,也确立了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高地在中国,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向仲怀院士。

立志科研报国,初出茅庐为蚕农找说法

1937年7月,向仲怀出生在重庆涪陵城半边街一个中医药世家,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时期。1941年,日机轰炸涪陵,他跟随父母被迫迁回武隆凤来乡。他从小接受传统教育,读国学典籍,使他有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儒雅,更拥有浓烈的爱国报国思想。1954年向仲怀顺利考入西南农学院蚕桑系,1958年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上世纪50年代,川北地区连年灾害性蚕病爆发,蚕茧单产竟低至仅5kg,全国众多专家数次“会诊”,始终找不到病因。1959年,刚大学毕业的向仲怀作为工作组成员被派往射洪县。他到当地就不走了,誓要为蚕农找一个说法。每天查病情、收标本、解剖蚕,历经4个多月的艰苦探寻,他终于发现了病死蚕上的壁虱母虫。确认了病原是当时尚无记录的壁虱,制定了防治方案,很快使该地区产茧产量由每张种5kg增至当时正常产量25kg。填补了国内蚕学研究的空白,获得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厚积薄发,开启中国蚕业科研攀登新阶段

1962年,向仲怀因能力突出,成为我国家蚕遗传学奠基人蒋同庆教授的助手。“这是我研究生涯中非常关键的一位师长。” 向仲怀说。在蒋老先生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家蚕遗传,参加了基因分析研究和遗传系统的保存工作,同时也作为蒋先生教授的家蚕遗传学的助教。“那时每周都有答疑课,作为助手,负责实验课和答疑,这首先要我自己弄懂所有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升华了向仲怀对蚕学的研究兴趣与韧劲。

年轻的向仲怀一直专心教学科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工作近30年还是讲师身份。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已经过去,向仲怀 既不气也不恼,只是深耕于自己的研究,扎扎实实做事。在这期间他敏锐地意识到向日本学习先进科技的重要性,1982年45岁的他前往日本留学,两年时间里,他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为回国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怀着对振兴祖国蚕业科学和产业的信心,1984年向仲怀如期归国。他回国后将先进技术教给青年教师,邀请了一批国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开阔青年人的学术视野,把最新理论技术带进课堂,开启了中国蚕业科研攀登的新阶段。    

守护“丝绸之路”,领跑世界蚕业科技

向仲怀厚积薄发,1987年从讲师破格晋升教授。1988年,学科前辈蒋同庆教授仙逝,向仲怀从此挑起学科重担,逐步把蚕桑学科带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他于1991年任蚕学系主任,一年后领导成立了蚕桑丝绸学院,1993年建成全国首个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蚕桑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研究,同年获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他随即加强人才队伍的外引内培,使得我国蚕学研究逐渐走向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世纪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人类基因组计划尚且启动不久,向仲怀先生就敏锐地瞄准了蚕业最前沿的方向,在1996年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家蚕基因组研究计划书。    

向仲怀说:“蚕桑学科,一定要融入现代学科。蚕的遗传基础很好,经济价值也很高,在中国我们有丝绸之路的孕育,最应该做这个事情。”他随即领导研究组率先完成10万条家蚕基因测序,赢得了话语权,推动中日达成合作协议。 2001年8月,由日本组织,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计划筹备会议,产量占世界总量70%的中国竟未被邀请参加。200年3月,为了建设所谓的“21世纪日本丝绸之路”,日本政府背弃承诺,直接否定了中日合作协定。消息传来,向仲怀紧急前往日本,与日方据理力争,但日方仍以“政府的决定”为借口拒绝了他的请求。

一场围绕丝绸之路的争夺战、一场捍卫民族尊严的战争悄然打响。来不及等待国家资金调拨,向仲怀拿出所有积蓄,押上自己一手组建的实验室全部家底,辞去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的职务,带领团队全身心扑在了测序上。2003年6月,测序工作紧急启动,仪器以每天产生10万条数据的高速运行,团队成员平均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两个多月后,团队比预定时间提前5天完成所有需要的数据。“中国的丝绸之路怎么到了21世纪成了从日本出发的丝绸之路了?那以后我们怎么对后人交代?做不好,你就是历史的罪人,只能赢不能输的。”向仲怀说道。“基因组研究是提升学科水平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谁抢占制高点,谁就处处领先”。 要赢,就必须赶在日本之前,独立完成家蚕基因组测序。

    

终于在11月,根据家蚕基因组测序成果绘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而此时日本还未有成果发布。2004年,作为学术性最高的科学研究性杂志《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计划、水稻全基因组计划之后,向人类奉献的第三大基因组成果。全面确立了“21世纪丝绸之路”的高地,依然在中国。

向仲怀的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轰动,日本再次前来要求合作,向仲怀表现出了中国科学家的大度,同意中日合作完成“家蚕基因组精细图”。日本蚕丝学会也于2005年授予向仲怀团队该学会的第一个“特别奖”,这是对向仲怀团队的高度评价。《科技日报》把家蚕基因组成果评为“建国55周年我国科学家取得的55个世界第一”之一。在此后几年里,向仲怀又带领团队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遗传变异图、桑树基因组、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等一系列重大成果,确立了我国蚕业科学系统性的引领地位。

关心民生,带领团队推动蚕桑产业升级

站在蚕业科学的最前沿,向仲怀最关心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牵挂的是蚕农的钱袋子。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给传统蚕业带来极大挑战,蚕丝业盈利空间狭小、市场需求骤降,很多企业倒闭或转到其他行业的不计其数,农民种植的桑树销路减少,毁桑弃桑极为严重。如何解决广大蚕农的收入问题,如何实现蚕业的持续发展,成为一道绕不开的行业命题。

2006年,向仲怀带领团队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研考察,历时3年,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及24个省区市,收集众多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调研后,他指出:“不能固守单一模式,必须建立新的产业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蚕桑共同发展,充分利用,桑叶不仅仅是蚕的口粮,更是春天的桑叶饼、冬天的桑叶茶。”调研成果与桑树基因组研究相辅相成,桑树的遗传多样性被充分发掘,2009年,向仲怀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发展方向。如今,在两广丘陵、黄土高原等地区,桑树已被广泛用于石漠化、沙漠化等生态治理;饲料桑、果桑、茶桑、生态桑……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铺展开来。中国蚕桑再一次跨越绝境,走出困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前行者也是教育人,培育年轻人再创辉煌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凝聚着以蒋同庆教授、向仲怀院士、鲁成教授、代方银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秉承“蚕桑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历时80余年,走遍大江南北,完成世界大部分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实施“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改革思路,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将科学家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上。

教书育人,劝课农桑,要让“遍身罗绮者,也是养蚕人”,耄耋之年的向仲怀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蚕业科学优秀人才。“驼铃叮当,原野回荡;蚕丝之光,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的辉煌”,向仲怀填下的歌词里,满是对后来人的深情期许。

“我是教书的,我也是奔跑在丝绸之路上的,我不过是骆驼脖子上的一个铃子,贡献一点声音,走一步,我响一步。要相信年轻人能把这一整块担当起来,服务于国家的需求,建造我们的辉煌。”






Copyright © 2021 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处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或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渝ICP备05006217号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传真:023-68251230    邮编:400715


扫码关注「科技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