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部门工会 > 正文
【工会活动】向袁隆平院士学习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发布时间:2021-05-31 11:13:56   作者:王嫣红   审核: 编辑:科技处   浏览次数:

2021年5月22日,这原本平凡的一天,因袁隆平院士的离去而变得不平凡,国家和人民将会永远铭记这位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用一生去追求“禾下乘凉梦”的老人。

为追思缅怀“杂交水稻之父”、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科技处党支部、工会小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向袁隆平院士学习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的专题活动。

5月24日上午9时,科技处全体教职工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袁隆平院士的雕像前举行悼念活动,深切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西南大学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

5月28日下午3点,科技处党支部、工会小组组织我处在校教职工前往隆平楼听取了何光华教授“缅怀学长 接续追梦”的报告。

   

    这一周,我们追思袁隆平院士的母校情怀,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袁老的重大贡献、高贵品质、崇高风范,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积极进行交流讨论,纷纷发表学习感想:

“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学习他的孺子牛精神,心怀苍生不懈奋斗;学习他的拓荒牛精神,矢志不渝敢为人先;学习他的老黄牛精神,辛勤耕耘不辞劳苦”。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袁隆平院士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深深的感动了我,作为年轻一代的科管人,要把学习袁老一辈子兢兢业业专注一件事,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同时,要把珍惜每一粒粮食拒绝餐桌上的浪费作为向袁老致敬的最好方式”。

“袁老离世之后,我才主动了解了他在杂交水稻的成就及其对中国人的意义。一位高龄仍然躬耕田野的科学家已足以获得我的尊重和仰慕,更何况他的成就如此瞩目。听闻上百万长沙市民自发悼念袁老,几度落泪。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最后的赞歌也理应由平凡又伟大的人民唱给他听”。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时代会永远记住这位为战胜饥荒、救死扶伤而奋斗终身的科学家。袁隆平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袁隆平院士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开创性的研究,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对科学家精神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我们对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身上的这份科学家精神传承下去,脚踏实地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实践工作中,并造福于更多的人”。

“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让人感动!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直到他临终之际,他都依然牵挂着田里的水稻!”

““我有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袁老先生的“禾下乘凉梦”让我们端上了铁饭碗,先生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我们要接下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为祖国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学长为祖国科技自立自强,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科技服务人员,我将沿着袁老的足迹,勇于创新,努力奋斗,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1 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处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或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渝ICP备05006217号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南区行政楼一楼    联系电话/传真:023-68251230    邮编:400715


扫码关注「科技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