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协会 > 科学家精神 > 正文
一生奉献“土疙瘩” 为人师表育人强——谢德体科学家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04 17:35:43   作者:刘星   审核:李雪梅 编辑:孔令湫   浏览次数:

   近期,在中国科协学风传承行动的支持下,西南大学科协开展学风传承讲述西南大学科学家故事系列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宣传谢德体科学研究事迹,大力弘扬谢德体科学家精神。

谢德体,1957年9月出生在四川省开江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长期农村生活的熏陶,使他从小对孕育农作物的普普通通的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四川开江中学读完高中后就被聘为该中学代课教师,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在原西南农业大学完成土壤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后,又投身于我国著名土壤学专家侯光炯院士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出色成绩,36岁时就被破格评为教授,38岁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一名实实在在地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土疙瘩”的教授。1991年谢德体获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获“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奖”,2005年获侯光炯院士科技先河奖,201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他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组成员,重庆市政府参事,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土壤学会理事长。这一串响铛铛荣誉后面,倾注的是谢德体教授对农业土壤学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无数的心血与执着的追求。

踏实勤奋 硕果累累

“谢德体同志肯吃苦,工作扎实,不哗众取宠,这是一个教育和科技工作者难得的品质。”已故中科院院士侯光炯教授曾这样评价他的第一个博士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谢德体主要从事土壤学、土壤肥力、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资源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侯光炯院士“精心教书、诚心育人、实践创新、造福民生”精神的深刻影响下,30余年的执着追求与辛勤耕耘,他形成“踏实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为人态度。而今谢德体在学术科研上已是硕果累累,他担任农业农村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合作基地等负责人。他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水利部、农业部、四川省科委、重庆市科委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了4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奖10项,正式出版自编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10多部。

2019年谢德体在学校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学习会

深入基层 求实创新  

谢德体坚持认为,农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宗旨是为“三农”服务,农业科学教学和研究活动必须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农业科研成果应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并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为此,“将实验室延伸到田间地头”就成为他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座右铭。上个世纪90年代的10年时间里,为了研究和推广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谢德体先后到云贵川等12个省,40多个地、市、县研究和推广该项新技术,使该项技术在南方10多个省区大面积推广。进入21世纪后,为了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妥善安置库区移民,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尽快使库区移民脱贫致富,谢德体围绕三峡库区移民新垦土壤快速熟化和高效利用模式、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岩溶山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等领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近10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他率领研究团队在涪陵珍溪镇和南沱镇建立了观察实验基地,他身先士卒,带领学生坚持在基地蹲点观察,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攻克了三峡库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控难题


谢德体现场指导挖土壤剖面

朴实无华 为人师表  

谢德体常说,虽然科研工作比较忙,但他仍然十分热爱和坚持教学工作。从读硕士研究生起,就开始为本科生上课。留校从事教学工作30多年。他给本科生开设了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肥料学、土壤调查与制图等课程,即使他成为二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民主党派负责人,科研和社会工作繁忙,仍然坚持为学院全体本科生开设了资源环境导论课程;先后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土壤肥力、土地资源与评价、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等课程,为全校博士生开设了中国土地资源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课程。他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把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他强调学生要有人生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要学会做(有良心、有感恩心、有包容心和团结协作)人。他培养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成为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骨干。近年来,为了在本科生中培养资源环境类创新型人才,在他的主持下,学院设立了“光炯创新实验班”,他亲自担任学业导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读研率达50%-70%。他主编的土壤学和土壤肥料学成为全国规划统编教材,土壤肥料学成为全国精品课程和公开视频课程,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成为市级教学团队和首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持申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谢德体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针对一些学生实践知识少的缺点,他常常不辞辛苦,在课堂讲述的基础上,带领同学们到野外,到农村去考察地质地貌,熟悉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等,既提高了同学对土壤科学的兴趣,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能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谢德体牢记着这样的信条。无论多忙,他总是抽出时间认真备课,每堂课都要作充分的准备,从不马虎应付,每次上完课后,同学们总是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这已成为谢德体上课特有的景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注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做学问,而且还要学会做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而对于有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总是设法帮助,甚至慷慨解囊,从不图任何回报,表现出难得的谦容和大度。2018年,谢德体教授将首届西南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一等奖的20万奖金无偿捐赠给侯光炯奖励基金。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试验、野外采样时,在农村向农民群众传授科学技术时,从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授,经常脱下鞋、卷起裤腿下田亲自操作示范。他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精神品质,深得同学们和农民群众的尊敬。

谢德体仔细查看水稻分蘖情况

科技扶贫 情系山区  

谢德体始终认为运用科技的力量帮助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农业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职责。西南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岩溶山地占整个土地面积大,存在生态脆弱和石漠化的严峻问题,直接制约了山区农民群众的生产发展,也威胁着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近几年,他率领的研究团队对岩溶山地脆弱生态过程及恢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长期深入贫困山区从事科学研究和考察调研,当地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都知道西南大学的谢德体教授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他时常会接到来自贫困山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技术求助电话,无论再忙,他都会设法给予指导,或者委托同事、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也时常会收到来自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求助信件,他也会抽空阅读,设法帮助,甚至安排学生寄去资料。2016年他被聘为民革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领导小组成员、贵州遵义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组长,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谢德体现场指导油菜机械化收割

真诚仁厚 海纳百川

谢德体时常对身边的同事和研究生讲:“土壤是有生命的,与土壤形成过程相比,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一个人在短暂的生命周期内应想着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不要为名利所困扰”,他的真诚、仁厚、善良、淳朴正是这种朴素的人生哲理的写照。尽管在他率领的研究团队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中,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他从不把名利全部归于自己,而是合理地让合作者和学生们共享成果带来的名利和喜悦。同时,他始终认为不能为了名和利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应本着造福民生、服务社会的宗旨,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他还把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不求回报地为年轻教师争取科研课题,甚至甘为人梯,用自己的经费为年轻教师搭建科研平台。“豁达大度、胸怀宽阔、真诚仁厚”的人格魅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谢德体在同事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科研人员都乐意与他合作,觉得与谢德体合作心情舒畅、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正因为如此,在西南大学,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团结和谐、朴实无华、求实创新的耕地保育研究学术团队,这也是谢德体的个人愿望和追求:“为农业科技和教学事业的兴旺和发展,为了这片生长的热土—祖国山河大地的富饶和美丽”。

 

 

Copyright © 2021 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处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或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渝ICP备05006217号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传真:023-68251230    邮编:400715


扫码关注「科技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