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首页栏目 > 科研成果 > 正文
Nature Communications| 西南大学油菜工程研究中心发文揭示BnaA9.NF-YA7负调控甘蓝型油菜耐旱性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11 14:54:29   作者:植物科学最前沿   审核:倪九派 编辑:xn_kjc   浏览次数:

 

       37日,西南大学油菜工程研究中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 BnaA9.NF-YA7 contributes to drought tolerance in Brassica napus 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关联分析发现BnaA9.NF-YA7的自然变异与甘蓝型油菜的耐旱性有关,围绕BnaA9.NF-YA7介导的遗传调控机制开展系列研究,成功解析了BnaA9.NF-YA7通过参与ABA信号平衡进而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油菜抗逆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策略。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各个生育期均易遭受干旱胁迫的威胁。本研究发现BnaA9.NF-YA7在苗期响应干旱胁迫且负调控甘蓝型油菜耐旱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ABA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BnaABF3/4s直接调控BnaA9.NF-YA7的表达,而上调的BnaA9.NF-YA7可以通过抑制Bna.ASHH4s降低H3K36me3水平来间接抑制BnaABF3/4s的表达,从而调节ABA信号的级联强度。因此,BnaA9-NF-YA7BnaABF3/4s形成一个反馈调节环,防止ABA信号的过度激活,从而保持甘蓝型油菜生长和胁迫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BnaA9-NF-YA7启动子上位于CCAAT-box顺式作用元件中的两个SNP导致BnaA9.NF-YA7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同时位于转录激活结构域中的M63IG-to-C)产生的转录激活差异导致BnaA4.DOR表达水平下调,从而降低蒸腾速率和水分损失率,提高叶片保水能力。

 

    西南大学油菜工程研究中心刘列钊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王嘉为论文第一作者。油菜工程研究中心李加纳教授、卢坤教授、曲存民教授、唐章林研究员等参与指导了该项研究。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90232001509)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271-2  

 


Copyright © 2021 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或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渝ICP备05006217号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南区行政楼一楼    联系电话/传真:023-68251230    邮编:400715


扫码关注「科技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