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2021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的本源在于缅怀先祖、知恩报恩,
然而,一家一族之祭拜先祖谓之“孝”,
一国万民之缅怀先烈方为“魂”。
家之“孝”与国之“魂”的统一,
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
清明时节,
对先祖血脉相依的追思与感念,
对深深植入骨髓的先烈精神的崇尚和守望,
正是家国精神的代代传承。
根据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安排,科学技术处党支部联合工会小组,组织全体党员和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的重要论述,并开展网上祭扫、实地祭奠英烈等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活动。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的重要论述
1.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习近平总书记这十句话必须铭记
2.清明祭英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
3月29日下午,全体党员和教职工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重要论述,并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述过的八个红色故事。
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在又一个清明到来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重要论述,让我们更加明白“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意义。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对得起英雄和先烈的牺牲。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讲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到今天,我们国家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英雄和先锋前赴后继,而我们作为中国人,为此而自豪骄傲,同时必将更加努力的向前,才是继承英雄先烈遗志的最好表达。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从跟随丈夫开国将军甘祖昌回到农村艰苦奋斗的龚全珍到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的沂蒙母亲,从半条棉被的故事到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夏明翰,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让参加学习的党员同志和教职工们潸然泪下,表示这样的党史故事学习非常生动,再次深化了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认识,纷纷表示要通过学习红色故事,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活动的力量融入到工作之中,真正为教学科研人员办实事,用最好的精神面貌为学校的十四五科研事业开好局起好步。
二、开展网上祭扫活动
网上祭扫地址:中华英烈网
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开展网上祭扫活动,登录中华英烈网,以在线“致敬英烈”、“祭扫英烈”、“敬献花篮”等方式,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做到我们都是传承者,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三、张自忠烈士陵园开展祭奠英烈活动
3月31日下午,科技处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前往张自忠烈士陵园开展祭奠英烈活动。
【相关内容请点击:http://kjc.swu.edu.cn/s/kjc/zbdt/20210401/442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