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处战疫日记(十六)——风雨同舟、分秒必争

文字:张瑞淼 编辑:胡昌华 复审: 终审: 发布时间:2022-11-24 点击数量:

11月23日    星期三    进校第二十二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9日学校在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以来,对相关区域进行了封控和高风险区管理以后新一轮疫情的发生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学校当机立断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机关党委志愿者和各二级学院志愿者迅速投身校园疫情防控一线,把对学生的爱和守护凝结成最强防疫“屏障”。天气渐寒,但校园里却始终涌动着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同学,请佩戴好口罩!”“同学们请保持好一米间距,注意自身安全。”这是两位处领导胡昌华和倪九派这段时间的口头禅,也是最让学生感到温暖贴心的话语。作为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的志愿者,他们必须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时常提醒一不留神就聚成一团的学生保持排队间距,不要掉以轻心。为了不让喇叭声打搅到在宿舍的学生的休息与学习,他们不带任何工具,用自己的声音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同学们。一场核酸检测结束后,口干舌燥、两腿酸痛成了他们投身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勋章”。为了减少核酸采样可能带来的风险,今天开始强化了一米远的排队间距,以及三米远的采样间距,整齐有序的队伍也加快了全程核酸扫码采样进度,有效保障了防控工作。 

抬胳膊、扫码、确认姓名、递采样器,如此简单的动作不值一提,但当重复成千上万遍后也成了难以言喻的负担,而这是科技处志愿者老师们在11月4日紧急进校以来,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的动作,大家的声音慢慢变得有些沙哑,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但依然严谨地重复着一遍遍的流程,只为尽最大限度确保所有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

两位处领导参与的第九片区指挥中心工作组协调处理解决楠园片区民族学生就餐问题。为尽量满足南区民族学生用餐需求,我们联系了楠园一间餐厅(也叫韵涵餐厅)的何经理,每天中午和晚上他们会配备一定数量的鸡肉套餐,供竹园和楠园有需要的民族学生取用,避免学生到北区民族餐厅取餐。通过最近几天的督导,也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强化对学生寝室外行为的统一规范,发布学生疫情期间若干行为规范,统一学生在寝室外行为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减少安全隐患;提醒学生在核酸检测期间,非必要不穿睡衣、不穿拖鞋,如有接触污染,睡衣长期穿在学生身上,风险隐患增加。第九片区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肯定。

待核酸信息录入工作结束,大家又火速重返各自的工作岗位,保证科技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学校的这二十天里,每一分每一秒,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在点点滴滴中全力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各项科技工作的开展。用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在付出和坚守中努力答好疫情防控给西大人出的考卷。当抗疫的冲锋号吹响,让我们上下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以责任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堤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