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促进中小型企业复工复产,国家科技部启动了“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从已经结题或在研但已有确切成果的项目中筛选部分项目进行滚动支持。经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司推荐,以我校魏世强教授主持的项目作为源头项目,申报的“西南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了该专项滚动支持。
由我校资源环境学院魏世强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南粮食主产区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示范”(2018YFD0800600),针对西南地区生境条件复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作物超标概率差异大的特点,通过2年多的研发集成与应用示范,明确了重金属低累积品种、钝化修复、叶面阻控、植物萃取与间套作修复等技术的区域适应性,确立了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特征的关键控制技术;集成构建了适配西南地区的土壤镉、砷和汞污染特征的农田安全利用靶向式技术模式。模式的建立和大规模示范应用取得了突出成效,实现了示范区水稻、玉米等作物安全品质达标和土壤修复的项目预期目标。
按照专项管理规定,牵头单位必须为中小型企业,该项目由原项目参与单位佛山市铁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我校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重庆江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共3家单位参加。项目总经费9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300万元。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源头项目技术成果的产品化和大规模应用,解决农田污染领域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带动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对于西南地区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保证农产品安全品质具有重大意义,预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