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其祥教授课题组在手性醛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字:科技处 编辑:科技处 复审: 终审: 发布时间:2018-07-16 点击数量:

 7月11日,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郭其祥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hiral aldehyde catalysis for the catalytic asymmetric activation of glycine esters”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2018 = 14.357)上在线发表。

郭其祥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的开发及应用研究。2014年,该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基于亚胺活化的手性醛催化策略,并实现了氨基丙二酸酯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时隔四年,郭其祥教授课题组再次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课题组通过合理的设计,合成了一类更为高效的新型手性醛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甘氨酸酯α-位碳氢键的活化,实现了甘氨酸衍生物对α, 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该反应历程,该课题组与第三军医大学欧阳勤教授合作,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过渡态和详细的质子传递过程(图1,b)。

郭其祥教授和欧阳勤教授为该研究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学校2016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文巍和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陈磊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1472150)和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6676


  • 附件【jacs】已下载